月季屬于多年生植物,做切花生產(chǎn)一般可以維持3~5年,定植后不再移動,因此首次的定植十分重要。 定植時期根據(jù)苗木、栽培方式、品種、生產(chǎn)計劃不同而不同,一般情況下,10月下旬至春季4月中旬都可以定植,在1~3月比較理想,初次栽培應(yīng)盡可能提早種植。
兩行式:畦寬60~70厘米,埂寬30厘米,每畦兩行,溫室中可采用行距35厘米,株距隨品種特性可設(shè)20、23、25、30厘米幾種,即對應(yīng)種植密度(含通道)為10、8.7、8、6.7株/m2。種植密度主要取決于栽培類型和栽培品種的植株形狀,溫室栽培時直立型品種密度可采用10株/m2,擴張型品種密度6~8株/m2;露地生產(chǎn)行距可擴展到40~50厘米,株距30~40厘米,栽種的密度為2~4株/m2。兩行式通風較好,管理方便。
三行式:畦寬80~85厘米,埂寬17.5厘米,每畦三行,溫室中可采用行距30厘米,株距25~30厘米,相鄰行植株交錯種植,露地行距和株距應(yīng)適當加大。
四行式:畦寬100~120厘米,埂寬25 cm,每畦四行,行距25厘米,相鄰行交錯種植,株距視品種而定,此種形式通道較寬,適合露地栽培。
1、苗木準備:就近取得的苗木可以直接栽植,經(jīng)運輸帶土球或裸根苗木運到后應(yīng)立即打開包裝,分品種放置,往植株上噴水,使包裝運輸過程中的擠壓狀態(tài)得以恢復(fù),根部保持潮濕;嫁接苗定植前檢查接口是否良好,接穗是否成活,綁條要及時解開,接穗成活不好的苗木要堅決剔除;根系不好的苗木要堅決剔除。定植前對苗木進行修剪,以方便定植操作,促進新根發(fā)生。小苗保留一個主枝,大苗保留兩個主枝,多余枝條、病蟲枝、折斷的殘枝應(yīng)剪去。苗木栽植前集中噴灑殺菌劑和殺蟲劑進行消毒。
2、做畦挖坑:有土栽培時按預(yù)先設(shè)計好的行距和株距挖坑,坑直徑30厘米,深度30厘米,苗木較小時可以挖溝定植。
3、栽苗:帶土球苗木直接放入坑中或溝中,使情況適當在坑底填土或加深坑,使得嫁接苗接口高出土面2厘米左右,切不可埋入土中,接口朝向過道反面一側(cè),以防走動時碰斷接芽,扦插苗原來的根頸與土面相齊。裸根苗栽種時先在坑中填1/3~1/2的好土,呈中間高周圍低的丘形,將苗木放在土丘上,根系均勻分布在土面上,分兩次填土,先填一次,填到一半時,輕提苗木,使根系舒展,稍微搗實土壤,再將剩余的土填滿,略微踩實,但不可踩的太緊。栽后要保持苗木主干在坑或溝中央,豎直向上。
4、澆水:定植后澆一次透水,在畦周圍不跑水的情況下,水能在30min滲入土壤比較合適,栽后每周澆水兩次,3周以后每周一次,待新芽萌發(fā),表示成活。
5、溫度控制:新栽小苗溫度不能太高,醉初15天保持5℃為好,保持地溫高于氣溫,以利根系生長,15天以后氣溫可升至104~15℃,30天后再升到20℃,初期環(huán)境溫度太高使地上部分徒長,影響成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