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張仲景
張仲景(約150—約219年),名機,字仲景,東漢南陽郡涅陽縣人,中國古代偉大的醫(yī)學家,史稱“醫(yī)圣”。其所撰《傷寒雜病論》一書,內(nèi)容以方藥辨治外感熱病及內(nèi)傷雜病為主,其用灸法多用于治療三陰經(jīng)病、虛證、寒證、陽衰陰盛證。書中對于艾的應用,主要為藥用和灸用。
1.方劑
《傷寒雜病論》附方中有2個用艾的處方:芎歸膠艾湯和柏葉湯。前方用其治經(jīng)寒不調(diào)或胞阻胞漏、宮冷不孕等癥,取艾葉之暖宮止血作用。后方用其治吐血不止,取艾葉之“主下血、衄血”之功。此二方至今仍是中醫(yī)臨床常用之方。
2.艾灸
《傷寒雜病論》(以下簡稱《傷寒論》)灸法概要:
(1)強調(diào)三陰宜灸。病在三陰經(jīng),虛寒病證,陰陽之氣衰弱證候,宜灸;邪踞三陽,正氣未衰之實熱證候,宜針。故確立了“病在三陰宜灸,病在三陽宜針”的針灸治則。張仲景治病遵循一般規(guī)律,但并不拘泥,強調(diào)“觀其脈證,知犯何逆,隨證治之”“少陰病,下利,便膿血者,可刺”,本為三陰病證,宜灸,而病屬陰傷血滯,瘀腐成膿,故用刺法以疏通血脈,調(diào)暢氣機。
(2)提倡灸藥并施。“燒針令其汗,針處被……燒針迫汗,胰開汗出,寒邪從針孔侵入,氣血凝滯,針處腫大色赤如核,劫汗內(nèi)損心陽,陽虛陰乘?!惫释庥冒木尼樚帲⒑?,內(nèi)服桂枝加桂湯溫心陽,降沖逆,則內(nèi)
外皆平?!吧訇幉?,得之一二日,口中和,其背惡寒者,當灸之,附子湯主之?!贝罅繉嵺`也證明,在辨證基礎(chǔ)上灸、藥配合使用,的確提高了臨床療效。
(二)華佗
華佗(約145—208年),字元化,沛國譙縣(今安徽亳州)人,東漢末年著名醫(yī)學家,被后人譽為“神醫(yī)華佗”。《三國志·華佗傳》載“病若當艾(艾灸),不過一兩處,每處不過七八壯?!奔窗瘁t(yī)用艾灸,灸一次謂之一壯,一壯捻成艾絨如雀屎大,謂之艾炷。
(三)孫思邈
孫思邈(約581—682年),京兆華原(今陜西省耀縣)人,隋唐時期著名的醫(yī)學家。《舊唐書·孫思邈傳》載:孫思邈“七歲就學,日誦千言。弱冠,善談莊、老及百家之說,兼好釋典?!弊秱浼鼻Ы鹨健贰肚Ы鹨矸健返葧?。《千金翼方》記述:“艾葉味苦,微溫,無毒,主灸百病?!逼渚姆ǜ乓獮椋?/p>
1.加藥艾灸
孫思邈根據(jù)不同的病證,在艾中加入一定的藥物,補充了單用艾作為灸用藥材的不足。如《千金翼方》卷二十四治療瘰疬,“以艾一升,熏黃如棗大,干漆如棗大,三味末之,和艾作炷灸之,三七壯止”。“治瘰疬破潰者,將大麻花與艾葉等分合作炷,灸漏上百壯”。艾中摻藥是孫思邈對《內(nèi)經(jīng)》藥灸療法的進一步發(fā)展,從而擴大了灸法的適應證和治療范圍,對后世艾條灸、雷火針、太乙針的出現(xiàn)都有著深遠的影響。
2.隔物灸
隔物灸有很多種,孫思邈主要應用的有隔豆豉、薤、黃土、面餅、附子、蒜、商陸、葶藶餅等隔物灸法。
隔豆豉灸,治發(fā)背及癰疽腫潰未潰方:“取香豉三升,少與水和,熟搗成強泥,可作餅子,厚三分,已有孔,勿覆孔,可腫上布豉餅,以艾列其上?!?/p>
隔薤灸,治惡露灸:“搗薤菜傅皰口,以大艾炷灸藥上,令熱入內(nèi)即差。
隔黃土灸,治發(fā)背:“小覺背上癢痛有異,即火急取凈土,水和為泥,捻作餅子,厚二分,闊一寸半,以粗艾大作炷,灸泥上,貼著瘡上灸之,一炷一易餅子?!?/p>
隔蒜灸,治瘰癘:“灸一切瘰疬在項上及觸處,但有肉結(jié)凝似作瘺及癰癤者,以獨頭蒜,截兩頭留心,大作艾炷,稱蒜大小,貼疬子上灸之,勿令上破肉,但取熱而己,七壯一易蒜,日日灸之,取消止。”
隔葶藶子灸,消腫散瘀:“葶藶子兩合,豉一升,右二味合搗大爛,熟作餅子如上,以一餅子當孔上貼,以艾炷如小指大,灸上三壯一易,三餅九炷,日三,隔三日一灸?!?/p>
3.灸宜權(quán)變
孫思邈提出了艾炷大小與灸之生熟法:“頭面目咽,灸之Zui欲生少;手臂四肢,灸之欲須小熟,亦不宜多;胸背腹灸之尤宜大熟,其腰脊欲須少生。”至于生熟的程度,“大體皆須以意商量,臨時遷改,應機千變?nèi)f化。難以一準耳”。“凡言壯數(shù)者,若丁壯遇病,病根深者,可倍多于方數(shù);其人老小贏弱者,可復減半……仍須準病輕重以行之,不可膠柱守株?!?/p>
(四)王燾
王燾(670—755年),扶風郡縣(今陜西省縣)人,唐代著名醫(yī)學家。著有《外臺秘要》。
王燾在《外臺秘要方》中說:“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,令人氣上眼暗,陽氣逐漸衰弱,所以三里下氣也?!敝嗅t(yī)理論認為,艾灸補氣助陽,溫益脾腎,能使人體元氣充足,精力旺盛,抗衰延年,長期使用可使人達到延年益壽的功效。艾草可作“艾草茶”“艾草湯”“艾草粥”等食譜,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。在我國南方的一些地區(qū),艾草常被用作滋補藥材熱湯煮食。
(五)王執(zhí)中
王執(zhí)中(約1140—1207年),字叔權(quán),南宋瑞安府瑞安縣(今浙江省瑞安縣)人,著名針灸醫(yī)藥學家。
王執(zhí)中所撰《針灸資生經(jīng)》一書,以灸法為主,并記載了勞法、灸痔法、灸腸風、灸發(fā)背、膏盲俞灸法、小兒胎病灸等灸治之法。書中還收錄不少本人或其親屬的灸療經(jīng)驗,如“予嘗患澹利,一夕灸三七壯,則次日不如廁,連數(shù)夕灸,則數(shù)日不如廁”。另外,對灸感流注也作了較深入的觀察,“他日心疼甚,急灸中管(脘)數(shù)壯,覺小腹兩邊有冷氣自下而上,至灸處即散”。
(六)朱權(quán)
朱權(quán)(1378—1448年),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。潛心學術(shù),其著述頗豐?!吨鞕?quán)醫(yī)學全書》輯錄朱權(quán)存世醫(yī)藥養(yǎng)生著作6種,包括《活人心法》《壽域神方》《乾坤生意》《神隱》《救命索》《運化玄樞》等。在其《壽域神方·卷三》中記載:治療陰證“用紙實卷艾,以紙隔之點穴,于隔紙上用力實按之,等腹內(nèi)覺熱,汗出即差”。根據(jù)歷史記載,朱權(quán)發(fā)明或者首次記載卷制艾條。同時,他發(fā)現(xiàn)在艾絨里添加一些芳香開竅、活血化瘀、行氣止痛等中藥,借助艾絨的燃燒,增強藥效,提高艾絨的燃燒溫度,對于急性腰疼、疝氣、癰疽、發(fā)背條口等外科瘡瘍療效較好。這種方法后來發(fā)展成為一種獨立的灸法,至今沿用,名為“雷火神針”和“太乙神針”。
(七)李時珍
李時珍(1518—1593年),字東璧,號瀕湖,蘄州(今湖北蘄春)人,明代著名醫(yī)藥學家。其父李言聞是當時名醫(yī),曾任太醫(yī)院吏目,相傳著有《蘄艾傳》,稱贊艾葉“產(chǎn)于山陽,采以端午,治病灸疾,功非小補”。李時珍自嘉靖四十四年(1565年)起,先后到武當山、廬山、茅山、牛首山及湖廣、南直隸、河南、北直隸等地收集藥物標本和處方,完成了藥物學專著《本草綱目》,該書有關(guān)艾葉的記載較為詳細。他在《本草綱目》中指出:“(艾葉)自成化以來,則以蘄州者為勝,用充方物,天下重之,謂之蘄艾,相傳他處艾灸酒壇不能透,蘄艾一灸則直透徹,為異也?!贝耸霰缓笫酪暈橛嘘P(guān)蘄艾的經(jīng)典論述而被歷代醫(yī)籍所轉(zhuǎn)載,蘄艾也因此而名傳漸遠,成為道地藥材。全書涉及艾葉的論述有300余處,艾葉單方或以艾葉為主的方劑有164個,不僅輯錄了前人應用艾葉的經(jīng)驗,而且結(jié)合自己的臨床實踐加以補充和發(fā)展,并闡述了獨特的見解。他認為:“艾葉生則微苦太辛,熟則微辛太苦,生溫熟熱,純陽也??梢匀√栒婊?,可以回垂絕元陽。服之則走三陰,而逐一切寒濕,轉(zhuǎn)肅殺之氣為融和。灸之則透諸經(jīng),而治百種病邪,起沉疴之人為康泰,其功亦大矣?!辈η按t(yī)家認為艾葉“性寒,有毒”的觀點進行了駁斥,認為:“蓋不知血隨氣而行,氣行則血散,熱因久服致火上沖之故爾。夫藥以治病,中病則止。若素有虛寒痼冷,婦人濕郁帶漏之人,以艾和歸、附諸藥治其病,夫何不可?而乃妄意求嗣,服艾不輟,助以辛熱,藥性久偏,致使火躁,是誰之咎歟,于艾何尤?”并且推崇“艾附丸治心腹、少腹諸痛,調(diào)女人諸病,頗有深功。膠艾湯治虛痢及妊娠產(chǎn)后下血,尤為奇效。老人丹田氣弱,臍腹畏冷者,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臍腹,妙不可言。寒濕腳氣,亦宜以此夾入襪內(nèi)?!睆亩鴶U大了艾葉的臨床應用范圍,成為后世醫(yī)家應用艾葉的典范。
來源:《南陽艾》圖書